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郑褒北宋 962 — 9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闽人,徙兴化莆田字成之
事亲至孝。
尝应进士举,至辇下会诏罢去,遇王禹偁留之,言不能贻老母一日忧,禹偁称叹。
后登真宗咸平元年进士第,判福州,以便侍养。
全宋文·卷一六六
郑褒(九六二——九九八)字成之泉州惠安(今福建惠安)人,或云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太宗至道元年京师应举,会诏权停。
次年徒步归,过滁州知州王禹偁禹偁美其文行,作诗为序并买马一匹以送之。
咸平初登第,未命而卒,年三十七。
文宗韩愈蔡襄闽中文章,自欧阳詹后惟推
有《郑成之集》十卷。
见《小畜集》卷一○、一八、二○,《郡斋读书志》卷四下,清郑方坤全闽诗话》卷二,雍正《福建通志》卷四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缄后周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姓王氏
京兆人
少习儒。
聪慧有材识。
辞章绝群。
大中十一年
杜审权下对策及第。
乾符中
避巢寇游渚宫
中令成汭
败。
遂薙落。
转徙夔峡间。
后唐同光三年
净众寺
与伪进士王处厚会。
因自言。
生于文宗太和初
逮今且一百三十馀载矣。
复谓处厚子名成。
身退皆俟。
明年忽别去。
已而扣关访处厚偕游。
太尉幽公杜琮祠。
方坐西庑下。
有数人吏服缀行。
进拜处厚前。
曰。
就参新官。
处厚惶懅不知所为。
曰。
公知泰山举公为司命否。
此辈他日公所驱策者。
又何惧。
府君念公壮志未酬。
议必登第。
后施行。
明年春榜人数已定。
既可为公贺。
亦可为公吊也。
处厚问明年春榜诸人姓名。
遗之短书曰。
必试罢而后坼。
及试罢坼。
而视其书。
仅四句。
周成
二王殊名。
王居一焉。
百日为程。
二王则处厚慎言也。
俄而处厚暴卒。
计之仅百馀日。
若是则缄之神明。
将盘礴天地而参赞造化。
非可以求之世间者也。
僧缄者。
俗名缄也
姓王氏京兆人
少而察慧辞气绝群。
大中十一年杜审权下对策成事。
秘书监冯涓即同年也。
乾符中巢寇充斥。
随流避乱。
渚宫投中。
成汭
淮海不利。
遂削发出家。
雷满荆州
襄州赵凝攻破之。
梁祖遣高季昌诛灭焉。
江陵遂属高氏。
避地夔峡间。
后唐同光三年
寻访冯涓已死矣。
遂居净众寺
而髭发皓然且面色红润逍遥。
然人不测其情伪。
华阳进士王处厚者。
乙卯岁于伪蜀落第。
周显德二年也。
入寺写忧于竹间见
曰得非王处厚乎。
处厚惊曰。
未尝相狎。
何遽呼耶。
曰。
偶知耳遂说本唐文宗大和初生。
止今一百三十馀载矣。
处厚曰。
某身迹奚若。
子将来之事极于明年。
而今而后事可知矣。
意言蜀将亡也。
嘱令勿泄。
明日再寻杳沈声迹。
一日复扣关自来云。
暂去礼峨眉
结夏于黑水
方还。
于案头拈文卷。
览之则处厚府试赋藁曰考乎真伪。
非君烛下之文。
何多诳乎。
遂探怀抽赋藁示之。
此岂非程试真本乎。
处厚惊竦不已。
乃曰。
仆试后偶加润色。
用补烛下仓卒之过也。
师何从得是本也。
曰。
非但一赋。
君平生所作之者。
皆贮之矣。
明日访之。
处厚入寺之北隅。
同谒故太尉豳公杜琮之祠。
坐于西庑下。
俄有数吏服色厖杂。
自堂宇间缀行而出。
降阶再拜。
曰。
新官在此便可庭参。
处厚惶懅而作。
曰。
此辈将为君之驱策。
又何惧乎。
宁知泰山举君为司命否。
仍以夙负壮图未酬前志请候登第后施行。
复检官禄簿见来春一榜人数已定。
君亦预其间。
斯乃阴注阳受也。
策人世之名食幽府之禄。
此阳注阴受也。
处厚震骇不知所裁。
但问明年及第人姓名为谁耶。
索纸笔立书一短封与之。
诫之严密藏之。
脱泄祸不旋踵。
须臾吏散。
携手出庙及瞑而去。
至春试罢。
处厚家留一简云。
暂还弊庐无复再面也。
后往寺僧堂中问之。
已他适矣。
乃拆短封视之。
但书四句。
周成
二王殊名。
王居一焉。
百日为程。
及乎榜出验之有八士也。
王处厚王慎言也。
王居一焉。
恶其百日为程。
处厚唯狎同年置酒高会极遂性之欢。
由是荒乱不起。
是夜暴亡。
同年皆梦。
处厚蓝袍槐笏驱殿而行。
验其策名之荣。
止一百二十日也。
详其缄之生于文宗太和初也。
身在宣宗大中
王处厚遇之已一百三十馀岁也。
次伪王蜀城大慈寺僧亡名
恒讽诵法华经令人乐闻时至分卫取足而已。
身微所苦有示方药。
伊僧策杖入青城大面山
采药沿溪越险。
忽然云雾四起不知所适。
有顷见一翁。
僧揖之序寒暄问何以至此。
僧曰。
为采少药也。
翁曰。
庄舍不远。
略迂神足。
得否。
僧曰。
迷方失路愿随居士
少顷云散见一宅宇阴森既近。
翁曰。
且先报庄主人矣。
僧入门睹事皆非凡调。
问曰。
还斋否。
曰未食。
焚香且觉非常郁悖。
请念所业经。
僧朗声诵经。
诵彻部。
所馈斋馔皆大慈寺前食物。
斋毕青衣负竹器以香草荐之。
乃施钱五贯令师市胡饼之费。
翁合掌送出。
或问云。
孙思邈先生也。
到寺已经月馀矣。
其钱将入寺。
则黄金货泉也。
王氏闻之收金钱。
别给钱五百贯。
其僧散施之。
将知仙民恒在名山。
嘉州罗目县有诉孙山人
赁驴不偿直。
乞追摄问。
小童云。
孙思邈也。
县令惊怪出钱代偿。
其人居山下。
及出县路见孙公取钱二百以授之。
曰吾元伺汝于此。
何遽怪乎。
得金钱僧不知其终所。
僧缄
俗姓王氏
京兆人
恒居于净众寺
髭发皓白而面色红润逍遥然。
人莫测其情伪。
华阳进士王处厚者。
于伪蜀落第入寺写忧于竹间见
曰。
得非王处厚乎。
处厚惊曰。
未尝相狎何遽呼耶。
曰。
偶然耳。
处厚心知其异。
咨曰。
和尚某身迹奚若。
曰。
子将来之事极于明年。
而今而后事可知矣。
意言蜀将亡也。
嘱令勿泄。
一日于案头拈文卷。
览之则处厚府试赋藁。
曰考乎真伪。
非君烛下之文。
何多诳乎。
遂探怀袖赋藁示之。
此岂非程试之真本乎。
处厚惊竦不已。
乃曰。
仆后偶加润色。
用补烛下仓卒之过也。
师何从得是本乎。
曰。
非但一赋。
君平生所作之者皆贮之矣。
明日访之。
处厚入寺。
太尉豳公杜琮之祠。
坐于西庑下。
俄有数吏服色厖杂。
自堂宇间缀行而出。
降阶再拜。
曰。
新官在此便可庭参。
处厚惶惧而作。
曰。
此辈将为君之驱策。
又何惧乎。
宁知泰山举君为司命否。
仍以夙负壮图未酬前志请候登第后施行。
复检官禄簿见来春一榜人数已定。
君亦预其间。
斯乃阴注阳受也。
策人世之名食幽府之禄。
此阳注阴受也。
处厚震骇不知所裁。
但问明年及第姓名。
索纸笔立书一短封与之。
诫之严密藏之。
脱泄祸不旋踵。
至春试罢。
处厚家留一简云。
暂还弊庐。
无复再面也。
后往寺觅之。
已他适矣。
乃拆短封视之。
但书四句云。
周成
二王殊名。
王居一焉。
百日为程。
及榜出有八士也。
王处厚王慎言也。
王居一焉。
恶其百日为程。
处厚唯狎同年。
置酒高会极遂性之乐。
由是荒乱不起。
是夜暴亡。
同年皆梦。
处厚蓝袍槐笏驱殿而行。
验其策名之荣。
止一百二十日。
详其缄之年生于文宗太和初
成名在宣宗大中
王处厚遇之已一百三十馀岁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郑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时新罗人
文宗前后在世。
张保皋皆为徐州小将,尤善泅海。
保皋新罗,出镇清海
以失职饥寒,往投保皋
新罗内乱,国王被杀。
保皋分兵与,诛杀反者,另立国王,保皋为相,以保皋原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郑中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文宗宫女,善琵琶。
因忤旨被缢杀投于河中,为梁厚本所救,纳为室。
中丞自言其琵琶在南赵家修理,号大忽雷小忽雷,厚本购得之。
良辰美景酒酣,中丞不觉高弹数曲,为文宗知之,宣召问其故,乃赦厚本罪,任从匹偶,并加赏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郑儋
仲无颇
无颇
文宗宏文馆学士
薛元超初唐 622 — 6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2—683 【介绍】: 蒲州汾阴人
薛收子。
太宗时太子舍人,预撰《晋书》。
高宗即位,擢给事中,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拜东台侍郎
坐事贬简州刺史,配流巂州
上元初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永隆间中书令太子左庶子
武则天听政,乞致仕,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2—683 名振,以字行。
排行八
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
薛收子。
9岁袭爵汾阴男
及长,好学善属文,甚得太宗爱重,累授太子舍人,预修《晋书》。
高宗朝,历给事中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上元三年(676),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又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
政出武后,以疾辞官。
卒,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
生平见杨炯中书令汾阴薛振行状》、新旧《唐书》本传。
元超好荐才俊之士,推进文坛革新,杨炯称之为“朝右文宗”(《王勃集序》)。
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录《薛元超集》3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
元超
太常卿收子。
九岁袭爵。
尚巢刺王女和静县
太子舍人
高宗朝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中书令太子左庶子
帝疾剧。
政出武后
阳瘖乞骸骨。
金紫光禄大夫
卒年六十二。
光禄大夫秦州都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幽州人
官至雍州司功参军
武则天时求高才,唯刘宪等四人入第二等。
陈子昂《感遇》诗,曰:“是必为海内文宗矣!
”乃请交于子昂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幽州(今北京西南)人。
武后时,敕吏部糊名考判,以求高才,入第二等。
官至雍州司功参军
晚年谪居蜀中,见陈子昂初写之诗,极为称道。
生平事迹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王适集》2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5首。
唐诗汇评
王适,生卒年不详,幽州(今北京)人。
武后时,敕吏部糊名考选人判,以求才彦,刘宪等相次判入第二等,官至雍州司功参军
曾谪居蜀中,时陈子昂初为诗,远见之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
”有《王运集》二十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五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陈子昂唐初 659 — 7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59—700,一作661—702 【介绍】: 梓州射洪人字伯玉
陈元敬子。
少任侠,后苦节读书。
举光宅进士
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
随武攸宜击契丹,表掌书记,军中文翰皆委之。
圣历元年以父老解职归乡,旋居父丧。
武三思指使射洪县段简罗织罪名,将其下狱,冤死狱中。
论诗标举“风骨”、“兴寄”,反对柔靡之风,为唐诗革新先驱。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9—700,一说661—702 字伯玉排行大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
曾任右拾遗,后人因称“陈拾遗”。
陈子昂出身豪族,少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
睿宗文明元年(684)进士第(此据赵儋《故右拾遗陈公旌德碑》。
按《唐才子传》云子昂登第在高宗开耀二年,误),任麟台正字
武周代唐,陈子昂上表称颂,后升任右拾遗
曾两度从军至北方边塞。
武后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
后为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
沈亚之以为段简乃受武三思指使(见《上九江郑使君书》)。
生平见卢藏用《陈氏别传》,新、旧《唐书》本传。
陈子昂于沿袭六朝余波之初唐诗坛深表不满,慨叹“汉魏风骨,晋宋莫传”,故欲革除“采丽竞繁”之齐梁诗风,以继承建安正始之诗重比兴寄托之传统(见《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陈子昂之诗与其诗论相合,代表作为《感遇》38首,反映武周时代之社会现实甚为广泛,抨击时弊亦较深刻,抒写胸臆之作则慷慨深沉,风格近于阮籍《咏怀》。
另有《登幽州台歌》虽仅4句,然为历来传诵之名篇。
陈子昂于唐诗有开启之功,甚得李、杜等人之推崇,韩愈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荐士》)金元好问云:“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论诗绝句》)其诗文集以四部丛刊本《陈伯玉文集》为通行,今人徐鹏校点之《陈子昂集》最完备。
诗注本有彭庆生《陈子昂诗注》。
全唐诗》存诗2卷。
《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唐诗汇评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睿宗文明元年(684)进士第,诣阙上书,拜麟台正字
武后垂拱二年从军北征,归朝,补右卫胄曹参军,迁右拾遗
万岁通天元年,以参谋从武攸宜北讨契丹,立志许国,然不为所用,眨暑军曹,军,辞官还乡。
县令段简构陷系狱,忧愤而卒。
子昂为诗提倡“汉魏风骨”,所为书疏,亦全用散体,为唐代文学风气转变之先驱。
有《陈伯玉文集》十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二卷。
今人彭庆生有《陈子昂诗注》。
子昂字伯玉
梓州射洪人
文明初进士
诣阙上书。
武后奇其才。
麟台正字
再转右拾遗
圣历初
以父老解官归侍。
县令段简觊其富。
因事系狱。
忧愤卒。
年四十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
陈拾遗首唱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
太白、韦、继出,皆自子昂发之。
陈拾遗子昂,唐之诗祖也。
不但《感遇诗》三十八首为古体之祖,其律诗亦近体之祖也。
周履靖《骚坛秘语》
陈子昂初变齐梁之弊,以理胜情,以气胜辞。
祖《十九首》、郭景纯陶渊明,故立意玄远而造语精圆。
《唐诗品》
唐初律体声华并隆,音节兼美,属梁、陈之艳藻,铲末路之靡薄,可谓盛矣,而古诗之流,尚阻蹊径。
拾遗洗濯浮华,斫新雕朴,《感遇》诸作,挺然自树,虽颇峭径,而兴寄远矣。
自馀七言诸体乃非所长,《春台》之作纯有楚声,此意寥寥,几乎尺有所短,竟使沈、宋扬波,宗称百代,慷慨瑰奇之气,尚诡于风人之度耶?
李攀龙《唐诗选序》
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
陈子昂以其古诗为古诗,弗取也。
《艺苑卮言》
陈正字陶洗六朝铅华都尽,托寄大阮,微加断裁,而天韵不及;律体时时入古,亦是矫枉之过。
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张子寿首创清淡之派。
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孟云卿,本子昂之古雅,而加以气骨者也。
五言律体,极盛于唐,要其大端,亦有二格:、杜、沈、,典丽精工;王、孟、储、韦,清空闲远,此其概也。
唐至陈子昂,治觉诗中有一世界。
无论一洗偏安之陋,并开创草昧之意亦无之矣。
以至沈、、燕公、曲江诸家,所至不同,皆有一片广大清明气象,真正风雅。
唐人推重子昂,自卢黄门后,不一而足。
杜子美则云:“有才继骚雅”、“名与日月悬,韩退之则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独颜真卿有异论,僧皎然采而著之《诗式》。
近代李于麟,加贬尤剧,余谓诸贤轩轾,各有深意,子昂自以复古反正,于有唐一代诗,功为大耳。
正如夥涉为王,殿屋非必沉沉,但大泽一呼,为群雄驱先,自不得不取冠汉史,王弇州云:“陈正字淘洗六朝铅华都尽,托寄大阮,微加断裁,第天韵不及。
胡元瑞云:“子昂削浮靡而振古雅,虽不能远追魏晋唐初,自是杰出。
”斯两言良为折衷矣。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杜诗体浑大,非若中晚下细小工夫,作小结果。
《诗源辨体》
子昂五言近体,律虽未成,而语甚雄伟,武德以还,绮靡之习,一洗顿尽。
《诗辩坻》
陈伯玉律诗,清雄为骨,绵秀为姿,设色妍丽,寓意苍远。
由初入盛,此公变之。
沈、宋堂皇,悉皆祖构于此。
盛唐诸诗人,惟能不为建安之古诗,吾乃谓唐有古诗。
若必慕汉魏之声调字句,此汉魏有诗而唐无古诗矣。
旦彼所谓陈子昂“以其古诗为古诗”,正惟子昂能自为古诗,所以为子昂之诗耳。
《唐诗别裁》
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格未遒。
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继续而诗品乃醇,
子昂胸中被古诗膏液熏蒸十分透彻,才下笔时,便有一段元气,浑颢驱遣,奔赴而来。
其转换吞吐,有掩映无尽之致,使人寻味不置,愈入愈深,非上口便晓者比。
但是他见得理浅,到感慨极深处,不过逃世远去,学佛学仙耳,此便是没奈何计较。
子昂、太白皆疾梁、陈之艳薄,而思复古道者
子昂以精深复古,太白以豪放复古,必如此乃能复古耳。
若其揣摩于形迹以求合,奚足言复古乎?
射洪风骨矫拔,而才韵犹有未充,讽诵之次,风调似未极跌荡洋溢之致。
骨格清凝,苍苍入汉,源于《小雅》,故有怨诽之音。
《感遇》诸篇,璆然冠代,称物既芳,寄托遥远,固当仰驾阮公,俯陵左相
幽州》豪唱,述为名言,如《河梁赠答》,语似常谈,而脱口天成,适如人意。
海内文宗,非虚誉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神悟盛唐 689 — 7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9—751 【介绍】: 唐僧。
长水人字通性
俗姓李
世习儒业,幼为诸生
玄宗天宝四年受具足戒。
润州石圮山。
李华、崔益问以三教优劣,应答如流。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字通性
李氏。
其先居陇西
晋南度。
长水人
世儒素。
幼而材颖。
然有恶疾。
莫治疗。
开元中
溪光律师教之理事二忏悔法。
因爇一指。
以致精恪。
感瑞光如月。
于菩萨像前。
天宝四年
始披缁受具足戒。
八年
举异行。
获隶名兹山。
山即石圯山也。
地当劳劳之东。
晚节结宇幽僻。
每置法华道场。
九旬脩观佛三昧。
尝语门人曰。
夫阴薄日以何伤。
风运空而不动。
苟达于妄。
孰非性者。
久之猛兽驯于禅榻。
祥云垂于法堂。
一夕有神人。
曰。
弟子隋之新城侯曹世安也。
职典斯地。
今师至止。
愿以永奉行道。
言讫而隐。
吏部员外李华
殿中侍御史崔益。
同谒
从容问及三教优劣。
曰。
路伽邪典籍。
皆心外法。
味之者劳而无證。
其犹朽壤滋
乾池映月。
比释教。
其辽哉邈矣。
如是詶唱再四。
益唯唯。
不知首之累肯也。
十年春稍寝疾。
仍加跗坐而逝。
寿六十三。
腊二十六
阇维收舍利。
五百馀粒。
珠明玉润可爱。
门人湛一圆一。
树塔以葬。
释神悟
字通性
陇西李氏之子。
其先属西晋版荡。
迁家于吴之长水也。
世袭儒素幼为诸生
及冠忽婴恶疾有不可救之状。
咎心补行力将何施。
开元中诣溪光律师
耆域之方。
执门人之礼。
师示以遣业之教。
一曰理忏。
二曰事忏。
此二者圣之所授。
行必有徵。
遂于菩提像前。
秉不屈之心。
爇难捐之指。
于时有异光如月朣胧绀宫。
极苦可以感神明。
至精可以动天地。
盖人之难事欤。
天宝四年受具足戒。
身始披缁。
八年举尤异行名隶于寺。
逮其晚节益见苦心。
每置法华道场。
九旬入长行礼念。
观佛三昧于斯现前。
因语门人曰。
夫阴薄日以何伤。
风运空而不动。
苟达于妄谁非性也。
方结宇于劳劳山东
中据石圯达分仙径。
诸猛兽驯于禅榻。
祥云低于法堂。
中夜有山神现形谓曰。
弟子即隋故新成侯世安
生为列侯死典南岭
今师至止。
愿以此地永奉经行。
言讫隐而不见。
吏部员外李华殿中侍御史崔益。
同谒
尝问孔老圣教优劣。
请陈题品。
对曰。
路伽邪典籍皆心外法。
味之者劳而无證。
其犹泽朽思华乾池映月。
比其释教夫何远乎。
如是往复应答如流华益拱手无以抗敌。
其扦护释门疆场畴敢侵轶乎。
华乃一代之文宗
萧颖士齐名。
笔语过之。
若此之儒孰能抵角也。
凡诸不逞之徒疑经难法者。
必近取诸身远喻于物。
如理答酬无不垂头搭翼者。
十年辛卯春寝疾加趺坐而逝。
享龄六十三。
腊二十六
阇维之日获舍利五百馀粒。
珠颗累累粲然在瞩门人湛一圆一等主之迁塔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章八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睦州桐庐人
少从严维学诗。
代宗大历六年进士第,复应制举,未中。
数年后归睦州,曾与刘长卿酬唱。
德宗初居长安,与严维、清江唱和。
有诗名,其《题慈恩寺塔》诗,为白居易元稹所赏。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行十八,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
少从严维学诗。
代宗大历六年(771)进士第,复应制举未中。
十一、十二年间归睦州,与刘长卿过往唱酬。
大历末德宗建中初长安,与严维、清江唱和。
事迹散见《中兴间气集》卷上、《云溪友议》卷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六。
八元有诗名,白居易元稹曾赏其《题慈恩寺塔》诗。
全唐诗》存诗6首。
唐诗汇评
章八元,生卒年不详,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
少喜为诗,尝于邮亭偶题数语,严维见而异之,亲为指谕,数年间,诗赋精绝
大历六年(771)进士第
复应制科举。
德宗朝,任句容主簿
有《章八元诗》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六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八元尝于都亭偶题数言,盖激楚之音也。
会稽严维到驿,问八元曰:“尔能从我学诗乎?
”曰:“能。
”少顷遂发,八元已辞家,维大异之,遂亲指喻,数年词赋擢第。
如“雪晴山脊见,沙浅浪痕交”,此得江山之状貌矣。
文宗朝,元稹白居易刘禹锡唱和千百首,传于京师,诵者称美。
凡所至寺观台阁林亭,或歌或咏之处,向来名公诗板潜自撤之,盖有愧于数公之咏也。
会元、白因传香于慈恩寺塔下,忽睹章先辈八元所留之句,命僧拂去埃尘,二公移时吟味,尽日不厌。
悉令除去诸家之首,唯留章公一首而已。
乐天曰:“不谓严维出此弟子!
”由是二公竟不为之。
诗流自慈恩息笔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法愿南北朝末隋初 524 — 58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4—587 【介绍】: 僧。
西河人俗姓任
性机警通达,求法无怠。
后专精律部,众与之谈对,言辞锋锐,罕有匹敌,因称之谓“律虎”。
北齐时为大庄严寺石窟寺上座。
,敕为并州大兴国寺主。
尝为所得律本制义疏,今唯存《四分一本》十卷,《是非钞》二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河西之任氏。
性警达。
颇高尚。
不偶侪侣。
夙以白衣。
东游邺都
昭玄大统法上
与语奇之。
因摄受而薙落焉。
于是周行讲席。
求法无怠。
而仰踪波离。
专工律部。
东夏所传。
皆制义疏。
妙会异同。
立破诸家百有馀计。
号之为律虎焉
至于断处事途。
多从文相。
商度结正。
佥议攸归。
诏充大庄严石窟二寺上座。
及隋受禅。
又诏主并州大兴国寺
频登纲管。
御众有方。
论者美之。
开皇七年六月二十二日
唱灭于所居寺。
寿六十有四。
建塔葬于城之隅。
所著唯四分是非钞。
仅存两卷。
馀并散失。
子道行龛等。
足以承统亢宗。
名重当世。
释法愿
姓任
西河人也。
性警达颇自高上。
而拔致穷玄不偶侪侣。
东观道化遂达邺都
形厕白衣言扬缁服。
昭玄大统法上
嘉其神慧与语终朝。
深通志梗。
因摄而剃落。
日赐幽奥。
横励时伦。
乃恣其游博。
勇思风驰周行讲席。
求法无怠问道新奇。
后乃仰踪波离专经律部网罗佛治舟径僧猷
东夏所传四部律本。
并制义疏。
妙会异同。
当有齐之盛。
律徒飙举。
法正一部各竞前驱。
云公创叙纲模。
删其纤芥。
法愿霜情启旦孤映群篇。
挫拉言初流威灭后。
所以履历谈对众皆杜词。
故得立破众家。
百有馀计。
并莫敢当其锋锐也。
时以其彭亨罕敌。
号之为律虎焉
至于断处事途。
多从文相商度结正。
佥义攸归乃下敕召为大庄严石窟二寺上座。
皇隋受命。
又敕任并州大兴国寺主。
频登纲管善御大众。
化移前政实济济焉。
开皇七年六月二十二日
终于所住。
春秋六十有四。
葬于并城之西。
建塔崇范。
所制律疏。
惟四分一本十卷是非钞两卷见存。
馀并零失。
有弟子道行者。
器局淹和亲传师授。
善机悟明控引。
谈述疏旨不坠厥宗。
每至讲散身导学徒。
绕于塔致敬而返。
及春秋至节此例恒修。
今年八十有馀。
犹铺疏旨摘示诸测隐。
时又有沙门道龛。
资学于
执教赴行学望最优。
成进初心弘持独秀。
为时叹美。
而素尚竞肃遵若文宗
才有违忤即不参隶。
故说戒序引有言。
唱白之者既无正制号为非法。
虽初从众侣。
后必重张。
乃出郭结界。
更说新本。
斯亦贞梗之严令也。
太为剋峭未是伦通。
至今此部犹多滞结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萧欣南梁 ? — 584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萧欣 555年—584年 萧操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4 【介绍】: 南朝梁宗室。
萧机子。
梁武帝从孙。
博综坟籍,善属文。
萧察为后梁主,令袭父爵。
尚书令
信言俱为一时文宗
有《梁史》及文集,已佚。
全梁文·卷二十二
,秀孙。
宣帝建号,袭封安成王
侍中中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令
天保二十三年卒,赠司空
有《梁史》百卷,《集》十卷。
刘从政中唐 753 — 8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3—830 【介绍】: 唐道士
河南缑氏人
家世奉道。
幼辞亲修道,历事河内张通玄中岳邢归一,后栖居王屋山,修习十二年。
应诏敬宗躬执弟子礼,赐号升元先生
文宗初东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源楷北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西平乐都人字那延
源彪从父兄。
善草隶书,历尚书左民部郎中,长乐、中山郡黄门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恒政中唐 757 — 8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7—843 【介绍】: 唐僧。
德州平原人俗姓周
出家于本州延和寺。
登戒后,问道嵩山
寻入居太一山。
文宗大和间李德裕荐入内殿,文宗宣问而悦之,遂留内道场。
累辞归山,诏住长安圣寿寺
武宗毁佛时,避入终南山,卒于山舍。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周氏
平原人也。
幼入乡校。
然于儒书。
略不加意。
见佛经则玩味莫释手。
后就郡之延和寺诠澄法师薙染。
既登戒。
问道嵩少。
遁居三峰。
以养圣胎。
无几何。
太乙山
受徒阐化。
大和中
上嗜蜃蛤。
太官每以进沿海诸郡并缘为民害。
一日其壳。
有力擘之而坚莫能开者。
上异焉。
焚香以祷。
俄而自开。
现观音菩萨像。
仅寸许于内。
仪容服饰。
比世所塑𦘕者。
尤可爱。
上命盛以金粟香合
覆以玉绵锦帕。
兴善寺供养。
因集群臣宣问。
以何祥瑞。
宰相李公德裕进曰。
此非臣所能知。
惟知陛下圣德所昭感尔。
若其他佛法大意。
则有终南山恒政禅师在。
于是诏问政。
对曰。
贫道闻之。
物无虚应。
此所以启沃陛下之信心尔。
故经云。
应以此身得度者。
即现此身而为说法也。
上曰。
菩萨此身则已见矣。
然所谓说法则未之闻。
曰。
今陛下见此为常耶。
非常耶信耶不信耶。
上曰。
非常之事。
朕深信焉。
曰。
如是则陛下已闻说法矣。
上大悦。
因留内道场中。
累辞还山诏居圣寿寺
武宗初即位
谓人曰。
吾仇至矣。
可不避乎遽遁入终南山
久之卒于山舍。
寿八十七。
阇维获舍利四十九粒。
会昌三年九月四日
塔葬焉。
后诏废教避仇之语果验。
释恒政
姓周氏
平原人也。
未入法前随入乡校。
殊不嗜书籍。
或见佛经耽味不舍。
后弃俗从师。
就本州延和寺诠澄法师下受诵经法。
既登戒已问道于嵩少。
决了无壅。
遁迹三峰放荡自在。
无几入太一山中。
甫行风教学人蚁慕。
太和中文宗皇帝酷嗜蜃蛤。
沿海官吏先时递进。
人亦劳止。
一日御馔中盈柈而进。
有擘不张呀者。
观其异即焚香祝之。
俄为菩萨形。
梵相克全仪容可爱遂致于金粟香合
以玉绵锦覆之。
兴善寺令致礼之。
始宣问群臣斯何瑞也。
相国李公德裕奏曰。
臣不足知。
唯知圣德昭应其诸佛理。
终南山恒政禅师大明佛法博闻强识。
诏入宣问。
曰贫道闻物无虚应。
此乃启沃陛下之信心耳。
故契经中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也。
曰。
菩萨身已见未闻说法。
曰。
陛下睹此为常非常耶。
信非信耶。
曰。
希奇事朕深信焉。
曰。
陛下已闻说法了。
皇情悦豫得未曾有。
敕天下寺院各立观音像以答殊休。
其菩萨至会昌毁佛舍乃亡所在。
因留内道场中。
累辞入山。
宣住圣寿寺
至武宗即位忽入终南
或问其故。
曰吾避仇乌可已乎哉。
后终山舍年八十七。
阇维收舍利四十九粒。
会昌三年九月四日入塔。
后有废教之敕。
之先见若合符节焉。
系曰。
蜃蛤中胡得菩萨像乎。
通曰。
有所警发时一现耳。
近闻伪唐李氏国境荐饥陂湖间多生螷蚌。
百姓竞取而食。
其年免殍仆者十有七八。
明年丰。
民犹采之。
无何有获巨蚌可二尺馀。
提归擘磔击𤅢曾无少损。
其人咒垂放之。
俄自开张吐出佛像。
长仅尺许。
相好具全若真珠色。
号曰珠佛焉
献李氏。
后遗与梵僧焉。
此意所不及处。
现形者盖经中化肉山鱼米以资饥馑。
岁既丰登。
胡不属厌。
故现相止足之地。
姓周
平原人
未入法前。
幼入乡校。
见佛经。
耽味不舍。
就本州延和寺诠澄法师
受诵经法。
既登戒已。
问道于嵩少。
决了无壅。
遁迹三峰。
放荡自在。
无几入太一山中。
甫行风教。
学人蚁慕。
太和中
文宗皇帝酷嗜蜃蛤。
一日御馔中。
盈柈而进。
有擘不张呀者。
观其异。
即焚香祝之。
俄为菩萨形。
梵相克全。
仪容可爱。
遂至于金粟檀香。
合以玉绵锦覆之。
兴善寺致礼。
始宣问群臣。
斯何瑞也。
相国李公德𥙿奏曰。
臣不足知惟知圣德昭应其诸佛理。
终南山恒政禅师
大明佛法。
博闻强识。
诏入宣问。
曰。
贫道闻物无虚应。
此乃启沃陛下之信心耳。
故契经中。
应以此身得度者。
即现此身而为说法。
曰菩萨身已见。
未闻说法。
曰。
陛下睹此为。
常非常耶。
信非信耶。
曰。
希奇事。
朕深信焉。
曰。
陛下已闻说法了。
皇情悦豫。
得未曾有。
敕天下寺院。
各立观音像以答殊休。
因留内道场中。
累辞入山。
宣住圣寿寺
至武宗即位
忽入终南
或问其故。
曰吾避仇。
乌可已乎哉。
后终山舍。
年八十七。
阇维。
收舍利四十九粒。
会昌三年九月四日入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源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洛阳人字践言
源彪子。
北齐司空参军起家,入周授司赋上士
杨坚受禅,参定朝章国宪,历尚书左右丞,以明达干练称。
炀帝即位大理少卿
居职强明,有口辩。
刑部侍郎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播中唐 759 — 8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9—830 【介绍】: 太原人,居扬州字明扬
德宗贞元中进士第,登贤良方正制科。
累迁侍御史,历三原长安,有吏干。
顺宗时工部郎中,转考功郎中,出为虢州刺史
宪宗元和时御史中丞京兆尹诸道盐铁转运使
穆宗长庆时刑部尚书,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盐铁等使,出为淮南节度使,仍携盐铁印,颇事搜剥。
敬宗即位,罢使。
后再领盐铁转运使,加重铜、盐税,以钱物进奉朝廷,名为“羡余”。
文宗大和初还京,拜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仍领盐铁使
封太原郡公
卒谥敬
微时,尝客扬州木兰寺,随僧饭,僧厌之,乃于饭后击钟,及至,饭已毕。
愧恨,题诗而去。
后镇淮南,复游寺,见所题诗,已以碧纱笼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9—830 字明扬排行八
太原(今属山西)人,家于扬州(今属江苏)
德宗贞元十年(794)进士第
同年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集贤校理,补盩厔
宪宗元和六年(811)京兆尹刑部侍郎,充盐铁转运使
穆宗长庆元年(821)中书侍郎平章事领使如故。
文宗大和元年(827)淮南节度使入朝为左仆射同平章事封太原郡开国公卒谥敬
生平详见李宗闵太原王播神道碑铭并序》及《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王播与弟起、炎俱有文名。
全唐诗》存诗3首。
唐诗汇评
王播(759-830)字明敬,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扬州(今属江苏)
贞元十年(795),登进士第,又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集贤校理,再迁监察御史
贞元末,为三原
元和中,历御史中丞京兆尹刑部侍郎礼部尚书,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长庆中,征还,为刑部尚书,领盐铁转运使
旋拜相,出镇淮南,仍领盐铁。
大和中,拜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
卒。
与弟炎、起皆有文名。
全唐诗》存诗三首。
字明扬
其先太原人
父恕官扬州
遂家焉。
贞元中进士
贤良方正异等。
宪宗朝累官礼部尚书
剑南节度使
穆宗立
刑部尚书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出为淮南节度使
敬宗朝加检校司空
文宗朝加检校司徒
尚书左仆射
复辅政。
封太原郡公
太清宫使
大和四年卒。
年七十二。
太尉
谥曰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乌重胤中唐 761 — 8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1—827 【介绍】: 张掖人字保君
乌承玼子。
少为潞牙将,兼左司马
节度使卢从史王承宗,私下通敌,重胤缚之帐下,以功擢怀州刺史、兼河阳节度使封张掖郡公
后又参与平淮西吴元济,累官横海、天平、沧景等镇节度使
文宗初,拜司徒
卒谥懿穆
重允字保君
少为潞州牙将。
累迁河阳节度使
封张掖郡公
以讨吴元济功加检校尚书右仆射
司空
邠国公
长庆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文宗初自天平军节度移镇兖海。
太子太师
兼领沧景。
卒年六十七。
太尉
谥曰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起唐 760 — 8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0—847 【介绍】: 太原人,居扬州字举之
王播弟。
德宗贞元中进士第
累官尚书左丞
穆宗时,拜中书舍人,迁礼部侍郎,又为吏部侍郎
文宗时集贤学士,改兵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判度支,出为河中节度使,遇灾荒,下令不得囤积粮食。
召为兵部尚书
又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注意兴修水利。
武宗时,四知贡举,选士皆知名者,人服其鉴。
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封魏郡公
卒谥文懿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0—847 字举之排行十一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家于扬州(今属江苏)
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第
十九年博学宏辞科,授集贤殿校书郎
宪宗元和三年(808)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渭南
历任中书舍人等职。
穆宗长庆元年(821)礼部侍郎连掌贡举两年。
文宗开成三年(838)兵部尚书翰林侍讲学士文宗题诗太子笏以赐,诏画像便殿,号“当世仲尼”。
太子少师
武宗会昌三(843)、四(844)年复知贡举,所选皆知名士。
封魏郡公,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懿
王起嗜学强记,书无不览。
其所作《和周侍郎见寄》诗,门生同和者22人,一时传为盛事。
刘禹锡白居易联句,长达数十韵,称“勍敌”。
生平事迹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王起诗6首。
唐摭言》卷三录有佚诗《答广宣》。
全唐诗》误收作王涯诗,题作《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
字举之
宰相播弟。
贞元十四年进士
登制策直言极谏科。
元和时累官吏部侍郎
文宗朝拜兵部尚书
太子少师
武宗会昌四年左仆射
封魏郡公
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大中元年检校司空
卒年八十八。
太尉
谥曰文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从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徐州彭城人
刘餗孙。
德宗贞元间,与李绅等游于苏州
后佐宣城幕,奉公守正。
宪宗元和中,自前监察御史右补阙
八年,充翰林学士
卒于文宗以前。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